《本草纲目》记载:“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水乃百药之王”。人体组成的70%都是由水构成的,人可以三日不进食,但不可一日不喝水。
水是生命体新陈代谢的润滑剂和载体,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人体细胞吸收的营养物质只能靠水才能运输,只有水才能够溶解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并通过排汗排尿方式将这些有害废物排除体外。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人类80%的疾病与饮水不当有关。不良的饮水方式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健康饮水对人类至关重要。
PART1
什么样的水才是健康安全的饮用水?
《国际饮用水水质标准现状及启示》中表明:安全饮用水指一个人终身饮用也不会对健康产生明显危害的饮用水,在生命不同阶段人体敏感程度发生变化时也是如此。安全的饮用水是一切日常家庭生活所必需的,包括饮用、制作食物和个人卫生等。
目前,我国居民的饮用水主要有: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和天然水。自来水是直接取自天然水源(地表水,地下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净化消毒后再输入到各用户,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生活饮用水。
纯净水一般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把有害物质过滤的同时,也去除了钾、钙、镁、铁、锌等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不宜长期大量饮用,只是作为临时解渴。
饮用矿物质水是通过人工添加矿物质来改善水的矿物质含量,但其添加的矿物质能否被人体吸收、利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矿泉水是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人工开采所得到的未受污染的天然地下水,内含矿物盐、微量元素和二氧化碳气体,容易被人体吸收。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保证饮用安全:
①干净,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有害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
②生活饮用水要经消毒处理,感官性状良好;
③生活饮用水中应含有适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新鲜的溶解氧;
④生活饮用水应偏碱性,水的分子团小,活性强。
PART2
缺水对身体的危害
人体失去体重5%的水就会口渴、恶心;失去体重10%的水就会眩晕、头痛、行走困难;失去体重20%的水时会导致死亡。
同时身体缺水,大便中的水分就会被大肠吸收,导致便秘;排尿量减少,给膀胱中的细菌创造条件,引发尿路感染;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肾脏等部位会造成痛风;
血液缺水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循环变慢,引发心肌梗死、脑血栓;增加膀胱癌、前列腺癌、睾丸癌、输尿管癌和肾盂癌的患病风险。
PART3
如何健康饮水?
3.1 饮水的类型选择
喝矿泉水、纯净水、以过滤的自来水或者是净水器过滤后的水较为健康。这些水已经通过过滤,水内不含有杂质或细菌更为安全,可以放心饮用。而在饮食用时要注意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也不要喝过期水,不能用饮料代替饮用水。
矿泉水:矿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以及其他营养成分,适合人体在补充水分,同时还能够吸取某些营养物质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纯净水:纯净水又被称为蒸馏水,该种水已经将一些有害的物质元素都已经去除,安全性较高,适合多数人群饮用。
已过滤的自来水:过滤的自来水主要是由自来水厂经过处理,已经达标的水。该种水经过水箱、水管网过滤已经符合人体健康,但是由于水中含有一定的杂质或细菌,饮用时最好将其烧开。
净水器过滤后的水:净水器过滤的水主要是将自来水通过过滤器将其中的一些杂质等有害物物质过滤掉,更为安全也较为健康,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烧开后饮用。
总的来说,饮用水需要结合PH值、溶解氧、电导率、浊度、色度等一系列评估标准,从而保障饮水安全。
3.2 饮水时间
①早晨起床后饮水,经过一夜的睡眠后人体开始缺水,此时饮水能补充一夜的消耗;
②上午10时左右饮水,补充流汗以及尿液排出的水分;
③下午3时左右饮水,再度补充体内排出的水分,也使体内囤积的废物顺利排出,防止人体酸性化;
④晚上8时左右,睡前饮水是饮水最佳时间,因睡眠时血液浓度增高,睡前饮水可以冲淡血液,能加速血液循环。
3.3 饮水的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年人的每天饮水量为1500~1700毫升(7~8杯),其中女性饮水1500毫升,男性饮水1700毫升。
但是我们每天吃的各种食物中也含很多水分,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摄取的1000~1200ml水分,我们每天只要再喝1000~1200ml的水。
饮水公式:科学需水量(每天)=体重(公斤)×40(毫升),具体饮水量需要因人而异,运动多、排汗量大的群体,水分损失大,需适量加大饮水。
此外还可以通过尿的颜色来判定饮水量,正常尿的颜色应当是无色或者淡黄色,如果尿的颜色是暗黄色的,或者是橘黄色的,说明饮水不足,需要进行补水。
3.4 饮水原则
①多次少饮:饮水应少量多次,不要大口猛灌。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增加肠胃负担,而且有可能连同空气一起喝进去,引起打嗝、腹胀;
②主动喝水:主动饮水,未渴先饮,足量饮水,口渴时再去喝水,已经是机体发出了缺水求救信号了;
③喝好水饮暖水:尽量避免常饮蒸馏水,可选择优质的矿泉水,喝碱性水或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多喝暖开水,喝暖开水能保护胃脏功能,利于身体吸收。
(文章来源: 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