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导向下,中国空气源热泵行业持续升温,市场热度居高不下。2024年5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6项空气源热泵行业新标准,再次为引领行业发展规范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在全球经济下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频发、各国纷纷出台空气源热泵相关扶持政策的当下,中国空气源热泵行业是否还能延续2023年的市场增量?
行业出现颓势,采暖“刚”于热水
2024年上半年,尽管政策依旧利好,中国空气源热泵行业仍难掩颓势。整体来看,在经历零售市场持续低迷、工程项目资金不足、行业竞争高度内卷、厂商利润持续下滑一系列市场因素冲击后,与去年同期相比,热泵行业需求出现“缩水”现象,有限的市场资源促使热水和采暖市场内卷出新高度,利润下滑至新低点。
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3年热泵行业销售额达到296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热水产品销售额为129亿元,同比增34.7%,采暖产品销售额为166.9亿元,同比下降2.6%。2024年第一季度,空气源热泵热水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4.18%,采暖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4.06%。
如果只看家用空气源热泵产品的市场表现,2024年上半年,采暖市场稳中有进,热水市场形势严峻。采暖市场表现好于热水市场,主要是由市场需求的差异决定的,在煤改电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北方的采暖刚需市场为采暖产品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在南方家庭,燃气热水器普及程度很高,对空气源热泵热水产品并非刚需,也就造成热水器产品市场表现不如采暖产品。
具体来看,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和采暖产品的竞争又略有不同。目前,热水产品发展到现在技术已经很成熟了,由于市场份额本就不大,更需要时间沉淀,主要是一些大品牌如海尔、美的、格力、中广欧斯特、纽恩泰等做得比较好,低价竞争趋势较为明显。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无品级商用空气源热泵热水产品在广东特别是东莞,价格已经跌破4000元/台。而采暖市场的消费需求主要集中于北方地区,由于是刚需,存在更多潜在客户和目标群体,加上国家取消了一些强制认证要求,导致行业中出现了很多小品牌,他们瞄准农村市场对采暖的单一功能需求推出更廉价的产品,在低端市场以低价抢占市场份额,品牌竞争十分激烈,市场鱼龙混杂。”
2024年,空气源热泵出口遇冷,以前欧洲是中国空气源热泵的主要出口市场,在2022年因为俄乌冲突导致天然气价格上涨后,欧洲的空气源热泵销量一度出现爆发式增长,但随着天然气价格的逐步恢复以及对欧洲对本土热泵产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中国空气源热泵外销市场回归理性发展阶段,预测2024年不会有显著增长,一些厂家已经开始将海外发展重心转移至亚洲。
行业仍需规范调整
目前,热泵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扶持该行业的发展。煤改电工程在全国有序推进,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也进一步促进了热泵市场的发展。但行业的火热并不代表行业的规范,市场发展过程中有机会也有挑战。王延红表示:“尤其是热水市场,众多小品牌的加入难免会造成鱼龙混杂的现象。空气源热泵三分在产品,七分在安装,但目前行业安装标准尚不完善,没有国家标准,灵活度高,当问题延伸到产品终端,就会使消费者产生很多困扰,导致产品问题难以溯源。”
提及未来空气源热泵的发展,胡远涛表示,仅看空气源热泵在热水和采暖领域的应用是有局限性的,它还可以和其他能源产业如光伏相耦合,不断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他进一步指出:“在加强行业推广方面,还是要指望各头部品牌扩大宣传,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空气源热泵产品的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