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电器厂商要适应“国补”政策常态化

电器厂商要适应“国补”政策常态化

电器厂商需积极适应“国补”政策常态化新格局

近期,全国多地家电“国补”政策出现调整,呈现出暂停、限时限量领券等突发状况。这一变化引发了家电行业内的广泛关注,甚至有部分中小厂商误以为“国补”政策会提前结束,一时间欢呼与期待之声此起彼伏。然而,这种猜测与期待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泡影。

“国补”政策持续发力,成产业刺激新常态

家电“国补”政策在今年的走向十分明确,不会提前取消,更不会终止。从长远来看,它极有可能成为国家产业政策刺激消费的新常态举措,在未来两年内持续实施,成为推动家电、家居、数码等多个行业“更新换代”消费的重要引擎。2024年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就清晰地表明,以2027年为节点,废旧家电回收量目标较2023年增长30%。这一明确的目标设定,充分彰显了国家推动家电行业发展的坚定决心。

虽然未来两年的政策走向对于众多家电企业和商家而言,看似还比较遥远,但当下大家最为关心的无疑是今年下半年的市场竞争和商业抢夺。各地家电“国补”政策继续实施,且多地恢复性实施时带来了新的“限时、限量”领券政策,这无疑给家电厂商的市场经营和拓展增添了复杂度和挑战。不过,我们必须认识到,政策“有总比没有好”。家电“国补”政策对一线市场的消费刺激和拉动作用十分显著。尽管它也带来了一系列副作用,如加速市场洗牌、增加弱小厂商的生存压力以及提前透支未来消费等,但在国家层面刺激内需的战略任务面前,在厂商“活下去”的迫切需求下,所有问题都应在“分清主次”的原则下重新排列组合。此时,“干”成为所有家电厂商的核心任务。

明确政策要点,把握发展新方向

中长期政策定位,适应常态化实施

家电“国补”政策是一项国家中长期刺激消费的政策,绝非儿戏,不可能随意停止。其核心战略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这不仅是今年的基本产业政策,更是明年乃至未来数年的重要方向,虽会进行阶段性调整,但不会动摇和改变。因此,所有家电厂商无论对此政策是痛苦还是开心,是支持还是反对,都必须适应家电“国补”政策的常态化实施,积极探寻“国补”政策助力下的经营新逻辑和新赛道。例如,一些传统家电厂商可以借助“国补”政策,加大对智能家电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开拓新的市场空间;而新兴家电品牌则可以利用政策优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中央地方协同,因地制宜发展

这轮家电“国补”是中央和地方合作推动的结果。中央明确政策的战略地位和方向,各个地方则根据当地的经济、资金和消费能力,制定不同的执行标准和情况。各地经销商需要扎根当地,因地制宜地开展业务。比如,在中央明确的12个补贴大品类之外,各地还增加了数十种家电品类。这就要求经销商深入研究政策和市场,细化操作方案,找到合适的落地方向。例如,某些地区对特色小家电有较高的消费需求,经销商可以重点推广这类产品,并结合“国补”政策开展促销活动,提高销售业绩。

执行细节变化,珍惜政策机遇

下一阶段家电“国补”执行出现细节变化,多地实行每天“限时、限额”领券的调整,这本质上是为了强化国补政策的价值和稀缺性。未来,对于非中央12类大名单的家电品类,可能会出现动态调整和优化,各地会陆续控制补贴的家电品类数量,确保资金真正用到实处,聚焦核心业务。所有家电厂商以及消费者都要珍惜自己的“国补”资格,加快对政策补贴的最大化利用,改善生活品质。厂商可以提前规划产品布局,针对补贴品类进行重点推广;消费者则可以及时关注政策动态,选择合适的时机购买家电产品。

商家竞争分化,提升自身实力

不同规模和实力的家电商家在“国补”政策的抢夺和竞争中会进一步分化。以京东、天猫为代表的头部商家,凭借自身商业地位和资金优势,不仅实现全国通补,而且消费者直接领券就能结算,非常方便,被认为是电商平台先行垫付补贴,方便用户。而很多县城、乡镇市场的家电经销商,不仅获取补贴资格面临层层审核,而且在一些限时限量发券地区,经常无法帮用户顺利抢到券,最终导致无法成交。这种差异情况还会继续存在,甚至京东天猫凭借自身实力还能直接与各个地方商务部门争取一些地方消费补贴政策,而县镇经销商帮用户抢“国补”券仍会面临不顺畅、很麻烦的问题。面对这一局面,乡镇经销商需要努力想办法提升自身竞争力,比如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打造良好的口碑;利用本地优势,开展特色营销活动等。

围绕政策主线,开启市场新征程

接下来,家电厂商的市场经营和竞争只能围绕家电“国补”政策这根主线展开。要聚焦资源、定位产品、完善渠道,直击用户,掀起一场全新的增量和存量市场双向抢夺。同时,家电厂商要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家电“国补”停止了,日子就会变好。相反,市场抢夺和消费激活会变得更难更具挑战性。只有积极适应“国补”政策常态化,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069 0052

  • 参展咨询

    15202188312

主办机构
  • 中华环保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
  • 中国膜工业协会
  • 上海荷瑞展览 有限公司
  • informan
协办机构
  • 上海荷祥会展 有限公司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6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