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9-11日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9-11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养生水市场走红:谁在收割年轻人的“情绪价值”?

养生水市场走红:谁在收割年轻人的“情绪价值”?

养生水市场走红:谁在收割年轻人的“情绪价值”?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浪潮中,当代年轻人自嘲为“脆皮打工人”,他们一边高呼“涂最贵的护肤品,熬最深的夜”,一边在生活细节中寻找着平衡与慰藉。于是,一种独特的现象悄然兴起:早上,他们或许还手捧着冰美式,用咖啡因唤醒疲惫的神经;到了下午,却纷纷改喝养生水,试图在忙碌中寻得一丝滋养。决明子、薏仁、人参、石斛、酸枣仁……这些曾经在中药铺里才能见到的中药材,如今摇身一变,以“药食同源”的养生水姿态,堂而皇之地摆上了超市货架,成为年轻人办公桌上的新宠。

养生水市场的崛起:多方入局,资本热捧

在零售市场这片竞争激烈的战场上,养生水赛道正吸引着众多玩家的涌入。元气森林,这个凭借气泡水在饮料界掀起风暴的品牌,率先押注养生水赛道,推出了“自在水”系列,红豆薏米水、红枣枸杞水迅速铺开渠道,以健康养生的概念抢占市场先机。紧随其后,“可漾”“好望水”“可可满分”等新兴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它们带着各自独特的配方和营销策略,在养生水市场中崭露头角。就连老牌食品企业盼盼食品也按捺不住,为山姆会员商店代工苹果黄芪水,试图在这片新兴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资本的嗅觉总是最为敏锐,养生水市场的高毛利和新概念如同磁石一般,吸引了真格基金、梅花创投等众多资本纷纷布局。他们看中的不仅仅是养生水当下的热度,更是其背后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一些曾经藏在商超背后默默无闻的果汁品牌,也因养生水的走红而走到台前。以“乐源”为例,这家为盒马、永辉超市、开市客专供养生水的企业,在饮料行业拼无糖茶、椰子水产品的2022年,毅然转身押注养生水,并成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养生水走红背后的逻辑:情绪消费的新载体

养生水市场的火爆并非偶然,它精准地捕捉到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心理和需求痛点。乐源健康高级副总裁郑同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天机:“养生水并非药品,不可能即时见效。但它比白水有滋味,比碳酸饮料健康,还蕴含中式养生概念,成为年轻人情绪消费的载体。”

对于“Z世代”(1995 - 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来说,养生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话题,而是成为了一种生活态度和时尚标签。他们在追求个性和品质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挑战。“熬最深的夜,用最贵的保养品”成为了他们无奈而又真实的写照。养生水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他们在忙碌生活中对健康和养生的渴望,即使明知其功效有限,但饮用时产生的“正在养生”的心理感受,足以让他们为之买单。

传统果汁品牌的转型之路:乐源的逆袭样本

曾经被贴上“爸妈专属”标签的养生饮品,如今高频出现在年轻人的办公桌上、背包里,甚至有望催生出一个增速惊人的百亿元级市场。在这个新兴品类的崛起过程中,吃到养生水红利的“早鸟”中不乏像乐源这样的传统果汁品牌。

乐源果汁品牌始于1998年,长期以来一直为多家大型商超、超级直播间等线上线下渠道提供包装果汁产品。在2022年,当业内公司还在无糖茶、椰子水、无糖气泡水领域激烈竞争时,乐源却另辟蹊径。郑同建回忆道:“我们评估后认为,乐源投入无糖茶赛道竞争的优势并不大。于是我就想,为什么我们不把‘熬煮’系列做得更清淡一些,比如做些植萃水,仍然坚持古方。这又有都市养生的概念,又符合年轻人‘熬最深的夜,用最贵的保养品’理念。”基于这样的思考,乐源选择了黄芪、人参(5年以下)、枸杞、马蹄等已有古方熬制配方又具有一定养生功效的食材,融入饮品中。

考虑到直接推出乐源独立品牌的养生水风险较大,乐源决定与商超渠道联合推广,并推出了“苹果黄芪水”“桑叶薄荷水”等产品。这些产品率先在盒马上架后迅速走红,今年以来,养生水在乐源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已经超过10%。随着养生水市场的升温,乐源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郑同建表示:“苹果黄芪水一上架就火,市场同类产品也迅速增多,逼我们自己开发更复杂的配方。”

包装饮料市场的新格局:非传统玩家的崛起

从某种程度上说,包装饮料市场已不再是传统食品饮料公司的专属战场。唐彬森创立“元气森林”时,就将创投圈“找痛点、做爆款、快速迭代”的逻辑成功复制到包装饮品行业。近年来,始终抓住“低卡健康”概念的元气森林,将目光投向养生水市场后,迅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23年,“自在水”系列推向市场后,红豆薏米水、红枣枸杞水迅速铺开渠道。据媒体报道,2024年“自在水”销售额突破10亿元,成为元气森林史上最快销售额破亿元的单品,甚至超过了元气森林的大单品——气泡水、电解质水。

后起之秀“可可满分”则是包装饮料行业“非传统玩家”崛起的另一个典型案例。该品牌背后的“一果荃健康科技”成立于2020年,创始人方乃锃曾是关注互联网、大消费领域的投资公司从业者。可可满分先从椰子饮品做起,后于2025年密集推出养生水系列,并获得了真格基金、梅花创投的投资。

据Foodaily统计,截至2024年底,已有43个品牌、127款养生水产品上市。一位包装水行业人士透露,那些“一拥而上”的企业也有自己的考量。纯果汁等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并且成本结构非常明确、毛利率较低,这时创新品类对于工厂来说,可以改善整体毛利率。

养生水的功效之争:情绪生意能否长久?

然而,养生水市场在火爆的同时,始终伴随着对其实际功效的质疑。养生水到底有没有功效?这成为了消费者和行业关注的焦点。

郑同建向记者表示,养生水更多是在满足消费者的情绪需求。“它并非药品,不可能即时见效。本质上,养生水还是一种饮品。但相比白水的寡淡,它更有滋味;对比碳酸饮料的不健康,它又蕴含着中式养生理念。它成为一种情绪价值的载体,消费者在饮用时产生‘正在养生’的心理感受。”这种以“情绪价值”为核心卖点的特性,也让市场对养生水能否持续火热产生了质疑:这究竟是一阵风潮,还是具有长期生命力的赛道?

但养生水从业者对此显得信心十足。有业内人士坚定地认为,这个市场不会“昙花一现”,而是一个具有巨大增长空间的长期市场。数据似乎也支持这一乐观判断。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2023年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为4.5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08亿元。该报告还特别提及,中式养生水对无糖饮料市场具有替代效应,2024年至2028年间,或将逐步挤占无糖饮料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无糖茶饮在2023年的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元大关。

同质化竞争隐忧:创新与全产业链布局成关键

尽管养生水市场前景看好,但当下已显现同质化竞争的隐忧。目前市面上产品原料大多集中在红豆、薏米、枸杞、山楂等传统食材上,创新不足。行业报道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超过70家工厂具备养生水代工能力,产品配方大同小异。

郑同建认为,破解同质化困局的关键有三点。首先是创新力,需要“让配方越来越丰富”。企业可以不断挖掘新的中药材和食材,结合现代科技和消费需求,开发出更具特色和功效的养生水产品。其次是严选原材料,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优质的原材料是养生水品质的保障,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原材料采购标准和质量检测体系,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企业需要对上游原材料市场、生产端、研发端等全产业链进行长期布局。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保证供应稳定性,并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诸多新锐养生水品牌都遵循爆款逻辑,它们的起步便是“轻资产运营 + 精准营销”,这也意味着大量养生水品牌没有自建生产线,而是通过代工快速试产。消费者喝到的不同品牌、不同品类养生水,可能出自同一个代工厂。这种模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推出产品,抢占市场先机,但也存在着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

从气泡水到无糖茶,再到养生水,饮料市场从不缺少风口,缺少的是新的“长期市场”。当下的养生水,一边承载着年轻人的情绪,一边承载着资本的热情。它在未来能否真正成为长期产品并实现百亿元市场规模,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那些注重创新、品质和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才能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引领养生水市场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未来。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069 0052

  • 参展咨询

    15202188312

主办机构
  • 中华环保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
  • 中国膜工业协会
  • 上海荷瑞展览 有限公司
  • informan
协办机构
  • 上海荷祥会展 有限公司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6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